一、有什么有关屈原的传说故事?
从前有个人,写了一篇文。
这篇文很长,字还很难认。
很多年以后,此文进课本。
课文要全背,学生好郁闷。
屈原啊屈原,你可真残忍。
这么多年了,还折磨学生。
难道学生们,都是你仇人?
给你吃粽子,你看好不好?
改改那篇文,从此仇转粉。
二、怎样评价屈原这一历史人物?
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和政治家。他出生于楚国贵族,年轻时就在朝廷中担任高位。但是,他主张政治改革,却遭到了排斥和谗害。他的诗歌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对中国早期诗歌有着巨大的影响。他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个以自己的名字署名的诗人,也被认为是开创了骚体诗风的先驱。他因为楚国的衰败和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最终投汨罗江而死。他的死亡也成为了端午节传统的由来之一。
屈原的思想主要包括忠君爱国、独立不迁、上下求索、好修为常等方面。他主张联齐抗秦,反对投降主和派。在《离骚》中,他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和对自己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屈原对后世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他那砥砺不懈、特立独行的节操以及在逆境之中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反抗黑暗统治的精神。第二,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楚辞的象征手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重大影响。第三,屈原的作品《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文化内涵和历史地位十分重要。《离骚》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离骚》以其深邃的思想、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屈原的人生经历是什么?
中国古代从来不缺乏怀才不遇的名臣良将,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在封建时期,总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引人深思。
今天咱们要对比的三位主角,战国时期的屈原,南宋时期的岳飞,还有明朝的于谦。这三位都属于才华横溢,但皆未能落得好下场,不是他们的能力不足,而是方向不对。当你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三人都有同一特点:爱国大于忠君。
岳飞想要迎回二帝,但他就不想想,如果二帝真的回来了,当朝皇帝总高宗赵构怎么办?退位让贤么?
于谦功劳更大,没于谦的话明朝就被瓦剌灭国了,但瓦剌想要用虏获的皇帝换好处的时候,于谦竟然宁可新立一个皇帝也不肯妥协,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的《石灰吟》如是写,他也确实如是做到了,但其结果是被以谋反的罪名斩立决。于谦可能自己也没想到,一个被敌人掳走的皇帝,竟然还能复辟,而被放弃的皇帝重新上位之后,于谦的功也就变成了过。
屈原相比于前两位还算是好的了,至少他最后是跳江自杀,他到死都有人身自由。芈月传大家都看过吧?芈月的哥哥是楚怀王,当时秦楚交战,秦国把楚怀王诓骗来洽谈停战协议,楚怀王本来也担心秦国不讲信用,但他的一个儿子,公子子兰说您要是不去,显得咱们没诚意,为了大楚的未来,您应该去,当时屈原是极其反对的,但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楚怀王真的去了,也真的被扣下做人质,想要放回,要用城池来换。
楚国的群臣一商量,虽然咱们没有了王,但是咱们有太子,换个太子可比丢个城池简单的多,两害相权取其轻,于是乎,楚怀王被自己妹子挟持软禁的三年中,楚国一寸土地也没让,反而是在在齐国做人质的太子归国上位,而太子继承大统之后,从来就没想着要迎回父亲,反而重用了唆使父亲与秦国洽谈的导致被挟持的公子子兰为相,屈原对此深表不满,不断抱怨,才有了最后被人诬陷,跳江而亡的结果。
至于公子子兰,为何他明明是罪魁祸首,却反而身居高位?原因无他,因为他和太子的利益是重合的,如果楚怀王真的回来了,太子会下台,而子兰也必定会受到严惩。
岳飞、屈原、于谦,都是英雄,但他们不是当朝皇帝的英雄……
本条目发布于2023年 1月 5日。属于中华历史分类,被贴了于谦、宋高宗、屈原、岳飞、楚怀王、楚顷襄王、赵构标签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