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方辩题:伟大历史人物的出现及作用是偶然的。如何立论辩解!?
上b站(在知乎也行)搜人民史观。看懂之后你就会写了
二、英雄出现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用偶然和必然来思考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懒惰,不过是人类企图在无法理解的随机性世界中寻求一种安慰的主人公心态。
三、历史上各类名人的出现是必然的么?比如牛顿?
历史必然性决定的 文明是向前进的 所以即使没有牛顿 也会有猪顿马顿
四、历史的发生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历史的发生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举个例子,比如马克思总结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是偶然性,因为他可能总结不出,可能是别人总结出;但是就算不是马克思,也会有什么张克思王克思之类的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总结出来,这是必然性,因为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主义已经都在那里了,只需要人去总结,批判继承就可以了。其它历史事件同理
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与发展中符合规律,一定会发生的确定的趋势;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与发展中可以发生可以不发生、可以这样发生可以那样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
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受必然性支配与制约,体现必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与补充。没有脱离必然性的偶然性,也没有脱离偶然性的必然性,二者辩证统一。
五、历史究竟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都是,必然+偶然=结果
举例子吧
出现农民起义是必然的,而李自成是偶然的
经济学里有那种“棍棒打不死的经济理论”,那些就是必然的。
农民没地种、天灾、收税过高都是必然的起义原因。
而李自成要是还能在驿站混饭吃可能就不起义,而崇祯一纸诏书就....谁知道皇上真就这么干...
这就是偶然了
结果就是老歪脖子树...
六、有哪些历史人物的失败是偶然的?
这种其实还是挺多的,只不过偶然的方式不一样,有些其实不知道怎么算。
比如关羽水淹七军这件事,就是赶上罕见的大雨,不然以于禁的军事能力,不会输的这么惨,这个算偶然吗?
当然也有真的是偶然造成的逆转,拿我比较喜欢的魏晋南北朝这段历史来说吧。
第一个就是苟晞,作为当时西晋实力很强的一位将领,本来石勒王弥都不是他的对手。但他一次和王弥部下发生了一场战争,本来局势一片大好,胜利就在眼前,却刮了一场神奇的大风,带着沙土迎面向苟晞的军队吹过来,吹得军队睁不开眼,这场仗就这么莫名其妙的输了,苟晞的主力精英基本全灭,从此他就一蹶不振,人也变得消极崩溃,最后被石勒消灭。后来在北魏进攻胡夏的时候,也有一次类似的情况,那次倒霉的是赫连昌的军队。
第二个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人,南宋武帝刘裕,刘裕早年的军队生涯就像开挂一般,一骑当千这种一个人追着几千人跑的历史奇观就不说了,我觉得他赢的最偶然,也可以说是他的对手输的最偶然的一场就是刘裕京口起义反桓玄时,他带兵和皇甫敷在罗落桥展开一场战斗,战况对刘裕非常不利,檀凭之(檀道济的叔叔吧好像)战死,刘裕自己也被大军包围,孤身一人背靠大树,当时皇甫敷已经在问他打算怎么死了,结果刘裕大吼一声,他的士兵发现主帅被围,就疯狂往那边射箭,有一支箭就射中了皇甫敷,刘裕趁机冲上去杀死了他,这场战斗就神奇的反败为胜。我听说后来元末鄱阳湖水战,陈友谅也是死于暗箭,具体就不清楚了。
还有一个也算是偶然吧,南北朝的慕容昭宗,作为慕容鲜卑最后一个强人,他平定了候景叛乱,刚刚得到重用,却在跟西魏的战场上,在已经处于优势的局面下,在船上探看军情时,风把拴船的绳子吹断了,更是把他吹到了敌人的地盘,一代将领就这么糊里糊涂的死了。
还有桓温打成汉,本来处于劣势,但是击鼓兵把桓温的退军信号错击成进攻信号,没想到士气大振,一举获得了胜利灭亡成汉,成汉如果知道也会很郁闷吧。
总之战场瞬息万变,这样的例子应该有很多。
七、怎么看待历史事件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教员在《矛盾论》中指出:
——在同一性中存在着斗争性,在特殊性中存在着普遍性,在个性中存在着共性。拿列宁的话来说,叫做“在相对的东西里面有着绝对的东西。”
按照辩证法的这一规律, 事物内部矛盾所决定的变化规律,也即必然性,存在于表现为随机、不确定的偶然性现象里,正如同本质隐藏于现象里一样。简言之: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这,无论在自然科学还是在社会科学里都是如此,是普遍的规律。
以日常生活的经验来说,一个随机抛起的硬币,其落地时为正面还是反面,是一个偶然现象,似乎完全没有确定性,但是,同样的动作进行许多次,正面与反面出现的比例就越来越接近于一比一,当进行次数很多很多时,这个规律就非常明显。这就说明同一偶然事件的大量重复,就会把内在的必然规律显现出来。概率论就是在这样的实践体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以物理学来说,一个分子的运动似乎是随机的,单独看一个或少数分子的运动,虽然每个分子的运动都可以用力学规律描绘,但分子群体运动的图像似乎是杂乱无章的。可是,当有巨大数量的,亿万个分子在某一个系统内的运动却表现出与宏观热力学一致的规律,可以用统计学的方法得出大量分子运动的这种内在规律性。
社会科学同样如此。尽管社会现象千差万别,某一历史事件的出现似乎纯属偶然,然而从人类历史的长远来看,社会的内部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变化的根本原因。分布在各大洲的人类,大都或早或晚由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且大都经历由奴隶制到封建制又到资本主义的演变。以资本主义社会来看,虽然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各不相同,但作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资本家占有制的矛盾决定了贫富分化、经济危机周期发生等社会问题的不可避免与日益尖锐化。这就是当前世界不太平的根本原因。
八、历史的大趋势不会因一个人而改变这句话是对还是错?
“世界历史是以数十年为计的。以世界历史的尺度来衡量,十年、二十年左右没有什么区别:从世界历史的观点来看,十年、二十年是无法加以计算——即使是近似地计算——的小事。但是,精确地说来,正由于这个原因,把世界历史的尺度应用于政治实践中是极大的理论错误。”——列宁
九、如果历史上缺少了几个关键人物,历史还会发展到今天吗?
唯物史观在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同时也不否认一些杰出人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所以历史上既充满了必然也充满了偶然,不只是伟大人物,很多小人物也改变了历史。这里随便举一个例子。
斯坦尼斯拉夫·彼得罗夫(俄语:Станисла́в Евгра́фович Петро́в,英语:Stanislav Yevgrafovich Petrov,1939年—2017年5月19日),前苏联国土防空军中校。
1983年9月26日,他负责执勤,发现苏联导弹预警系统OKA发出警报,警告美国洲际核导弹来袭。他判断这是一个假警报,并忽视不加以处理,因此防止了美苏间大规模核战争的爆发。
如果当天不是他值班,又或者他最后没有选择忽视警报,今天的世界已经是后核战争时代了。
十、论历史偶然性还是历史必然性哪个更准确,为什么?
整体来看,历史发展的规律是存在必然性的,比如一个王朝从强盛到衰弱再到灭亡!
但这个必然性的历史趋势中,却又充满了偶然性!这个偶然性,主要体现在人为的因素上。而一连串的偶然因素,让这个事情变成了必然!
因此,我认为这是一个概率问题。一个偶然事件的概率很小,但一串偶然事件加起来概率就很大了。所以也就成为了必然!
这就好比人生,死亡是必然的,但如何死亡(如疾病,车祸),则充满着未知的偶然!
一个例子就是大明朝。从建立初期达到鼎盛后就不断衰落,最终灭亡那是必然的,也是历史的规律。但亡于谁手这个则充满了偶然。
如果当初大明不裁撤驿站,那李自成就不会失业!如果有饭吃,李自成可能也不会去造反;
或者当初孙传庭一努力,在子午岭的时候把李自成也顺道一起抓了,或许崇祯也就不会被起义军逼上景山了;
再或者如果当初崇祯学了宋徽宗跑到南方避难,也许大明还能维持几百年半壁江山;
所以,我一直认为,很多时候当时的历史事件成败,主要就是在当权者做决策的一瞬间。
但是,就算是当时把李自成处理掉,或者说就算是崇祯退保江南,大明朝可能不会毁在崇祯手里,可能会多维持几百年。但谁也保不准,未来会不会还有其他的偶然因素(比如权臣政变)让大明朝灭亡!
另外再说你提到的改革开放。对于当时我国来说,改革开放这个属于必然性,也是大势所趋。但偶然性就在于,这个改革开放是由邓小平来完成的。
换句话说,也许邓小平当时如果不愿意,79年的中国可能就不会对外开放了。但即使是79年不开放,邓之后的其他领导人可能也会选择开放!只是说时间会推后。
因此,对外开放是必然性,但1979年这一年对外开放则充满了偶然!
最后,看完顺道给个赞呗?
十一、什么是历史事件的偶然性?
我就是在已经成历史的昨天很偶然的被邀请回答了这样一个完全不在我专业领域的问题.
历史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你的出现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德川家康成为天下人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
只能说是必然中的偶然,也是偶然中的必然。
战国时代必然结束,必然会有一位英明之主站出来结束自应仁之乱以来的战国乱世,而偶然则是最终完全结束战乱,彻底天下静谧的是家康。
只能说信长遭受背叛真的不是偶然,毕竟他在此之前已经遭受过浅井的背刺了,只不过有猴子殿后这才避免了武运终结在金崎城下的结果,而显然本能寺只是一次更加致命的背叛,而信长显然两次都没有料到会被背刺,只能说信长公确实是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但是性格这种东西啊······
丰臣太阁也不能说就不如家康了,毕竟儿子生的晚也不能说就是太阁的错不是么。能玩出中国大返还这一手本身就能说明猴子不是平常人物。能当天下人的三位都一定是实力与运气都极为厉害的角色,否则他们的武运早就终结了。
只能说,德川家康能成为天下人确实是靠自己的能力和一定的运气来达到的。但说家康没有争霸天下的野心也就太过了,只能说野心谁都有,在取得天下后说自己没有野心是很搞笑的。
特朗普这样的总统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偶然?
必然。
我是指政坛上出现特朗普式的人物是必然事件,原因就是因为米粒家的老百姓对政治已经缺乏参与兴趣,这种时候谁能把老百姓调动起来了,就是谁有卖点,不投票老百姓就会投谁。
特朗普真能赢也是大概率事件,因为米粒家的老百姓自古弱文,对政治和历史的认知层面极浅,所以一个会搞投机倒把的商人必然能调动起大家的兴趣:“这个人上台是不是不一样?”很可惜,对于米粒家这种注定缺乏政策连续性,准确性,完善性,稳定性的政治体制试错成本很高,外加万事都向娱乐化看齐,注定特朗普这类人会像黑马群中的白马那样惹眼,但是等到白马光环褪去,会发生什么?可想而知。
兴于什么,就会亡与什么,米粒家也无法例外。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