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故事写出历史感?

万里旅行网 2023-04-01 12:06 编辑:yyns 238阅读

懒得去找大段引文了。

题主的意思是“如何在虚幻的世界寻找真实”(阿虚脸

一些常(狗)见(血)的套路是这样的:

  • 历史评价

最弱智而(在网文中)最常见的桥段,因为基本上不需要什么技巧。

虽然看得要吐但是文笔好的还是可以用的。取决于写作者的手法。

例如:“后世的历史书是这样评价这段历史的……” “后世的学者们对这段历史的记载不一,普遍认为……

  • 画外音

常见技巧。

三体里面其实大量的就是属于这类,比如前面有引用三体2那段话就是。

很常见的技巧。但如果掌握不好容易陷入大量冗长背景描述的大坑。

网文中很容易玩脱,变成大量堆砌字数的“作品相关”

  • 自我引用 / 自我提及

也就是弱meta小说(注意和强meta小说区分开,强meta小说的概念是“读者本身就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小说中的人物知道自己处于虚构作品中”,和本题无关,这里不谈)

弱meta小说自身就是该小说世界线的组成部分。就是说,这本小说的作者其实是小说中的虚构角色。在奇幻小说中用效果尤好(还记得哈利波特的大量周边书么,上面还有霍格沃茨图书馆的借书卡和借书名单)。

《超新星纪元》是属于这类。

  • 双线叙事反差

两条线要有非常大的视觉观感差别。

比如一条线宏观一条线微观,一条线过去一条线未来(这个有特例,后文描述),一条线大小姐一条线农民(误)

大刘的乡村教师应该是属于把这种反差用到极致的了。

这个在短篇小说里面用效果很好,能瞬间提升一篇文章的历(逼)史(格)感(度)

  • 世界观深度植入 & 减少对世界观的过量解释

如果小说中有专有名词/概念,(至少在小说的前半部分)不要对这些东西作解释,要充分的骗自己“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世界,不需要对读者作出解释。”

就和一本现代小说不会大篇幅在中间介绍什么是汽车什么是飞机一样。

为了提高真实性,还可以用大量的细节笔墨一本正经描写那些不在真实世界出现的概念。但注意还是不能解释。

举例:比如未来世界发明了传送门技术,你的文中可以用出门坐公交车的语气写主角坐……啊不用传送门,然后不经意间提一下发明传送门的公司光圈科技的历史(大误),但不要给读者解释什么是传送门和原理。

但这样势必带来问题:如果概念太艰深,读者会问“这他妈是啥?”“这他妈又是啥”。因此,可以用小说中角色的视点,不经意的,自然的将专有名词解释出来。

这一点不光是小说,在写剧本/游戏背景故事等的时候也可以使用。

  • 已有事实再创作

如果你的小说读者群有很多人都对某一个现实中的大的历史事件了解,那么可以小说中对这个现实中的事实进行二次创作/捏他/埋梗等。

另一种应用方式,是对一个已经在现实中非常成熟非常大众化的事实,进行适当的,符合逻辑的猜想,然后花大量笔墨描写这个。凡尔纳当年的科幻其实很多都是属于这种类型。

网文中也可以用此技巧,曾经看过一本三国题材的太监网文,虽然表面上是写“戏说三国”这样,但其实是把魏蜀吴的斗争影射了现实中百度/腾讯/阿里的市场竞争,也是颇有趣味。不过有没有历史感就见仁见智了。

  • 反向叙事

注意,不是倒叙!

而是叙述者站在未来的时间线上描写过去的事情,并且要频繁的让读者明白“现在描述的都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了,无论如何也无法转变了。”

为了达成这一点,最好是在前面叙述一些很悲剧很遗憾的无可挽回的事实,然后叙述一下这件事情的原因,并且中间“不经意的”提到一些后面的时间中已经构成的事实。

可以是整文都用,也可以是一部分的用。在一部分章节用效果更好。

最典型也是最滥用的例子就是……高票回答里面说的三体3的回忆录了,但大刘的文笔显然上等许多。

  • 权力……啊不,时间的游戏

高阶玩法。

众所周知,任何小说(甚至衍生到任何艺术作品)一旦涉及玩弄时间,就会不可避免的走上陷入各种悖论和平行世界中无法自拔。

短篇和超短篇小说里面效果尤甚。但如果你自认文字功底不错,可以尝试在小说中玩时间,这里可以玩的东西就多到数不清了。

我见过玩得很6的短篇,通过交叉描写两个时间线,其中一个是正序的架空时间线,一个是逆序的现实时间线,然后最终两个时间线构成非常精妙的Time Circle,全文看完我简直惊了五千个呆。

这种方法通常要结合很多其他手法才能给人真实感。





好吧上面都是我编的我编不下去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