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名人身上,都有些什么轶事、奇闻趣事?

万里旅行网 2023-04-02 14:07 编辑:yyns 231阅读

大概在毛泽东13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请客吃饭,家中来了许多乡绅好友。席间,父亲当着邻里的面笑话了几句这个长子,说他空有一副身板,平日里不专注帮衬农活,只爱去看些“无用之书”。

这话年幼的毛泽东就不爱听了,年轻气盛的他和父亲当着乡亲们的面就展开了争论。当众被儿子顶撞让平日里颇有威望的父亲大怒,他斥责儿子懒而无用。而这句话也彻底激怒了毛泽东,父子两话赶话,越说越僵,不欢而散。回房后,毛泽东依然余怒未消,干脆打包几件随身衣物,打算离家出走。母亲吓坏了,急忙追上去苦苦哀求,希望这个倔强的儿子能够回心转意。父亲这时听到外头动静,也从家中走了出来,边骂边命令儿子立刻回家,不要胡闹。

好言相劝也还罢了,这一骂更是让毛泽东铁了心要离开这个“专制”的家庭,他怒气冲冲的跑到一个池塘边,威胁父亲说,如果再向前一步自己就跳进去。

看到长子来真的,父亲的怒火瞬间被吓的消散了许多,这要真跳下去,毛氏恐怕就得绝后啊。他万般无奈,只好后退一步,尽量缓和口气的商量起来,同意儿子只要道歉并且磕头认错,今天的事情就只当没有发生过,既往不咎。

毛泽东虽然年纪尚小,但是从平日里看的书中却是已经深谙斗争之道,他并没有屈从于父亲的提议,而且坚持自己的条件,自己可以单膝跪倒磕头认错,但是有个前提,父亲必须保证不打自己,不会秋后算账。就这样,父子之间的一场战争消弭于无形。

这个故事本来没什么人知道,是在1936年,美国著名记者,《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在陕甘宁边区采访时,主席闲聊时候同他谈起的。

聊完了这段童年经历,望着兴致盎然倾听的斯诺,主席笑着说:“你看,我的背水一战,成功的把停止内战和要求和反要求都提了出来,这件事让我认识到一个道理,当我用公开反抗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的权利时,我父亲会变软下来,可是如果我保持温顺,那么我只会得到更多的打骂。”

其实,睿智的主席,正是用这样一个小故事,含蓄的告诉斯诺,并希望通过他告诉全世界。他本人和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天生就具有反抗精神,反抗这世间的一切不公,面对压迫,他们不会选择妥协和逆来顺受,因为那样只会让压迫来的更加猛烈。主席的反抗精神与生俱来,如果说翻开鲁迅的狂人日记,我们看到满满的写着“吃人”二字,那么翻开毛选,我们看到的则是通篇的“反抗”!

正如主席自己所说:“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

纵观主席这一生,与人斗,与天斗,从未有过屈服。面对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士气低落,队伍涣散,红军成了无根之木,大量军官和士兵离队,他决不放弃,提出了天才的长征计划,成功的为中国革命保留了火种,最终成燎原之势。

面对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的决裂,解放军势单力孤,武器装备远不如人,气焰嚣张咄咄逼人的蒋集团步步紧逼,毛泽东拒绝委曲求全,三天三夜的长考后,毅然决定,打就打到底,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面对建国后的朝鲜局势,新中国一穷二白,对手则是美军为首的豺狼之师,几乎没有人赞成出兵,更有人说出“出兵朝鲜就会亡国”这样的言论,然而又是毛泽东,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最终完成了这场立国之战,让中华民族成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毛泽东的斗争和反抗精神,一直到今天都还在激励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