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方辩题:伟大历史人物的出现及作用是偶然的。如何立论辩解!?
上b站(在知乎也行)搜人民史观。看懂之后你就会写了
二、什么是历史事件的偶然性?
我就是在已经成历史的昨天很偶然的被邀请回答了这样一个完全不在我专业领域的问题.
三、对于历史人物,当时的人的判断与现代做出的判断,哪一个更贴近事实?
自问自答。
个人认为,现代人对于历史人物的认识,毫无疑问要强于当时的人们。
1.有话叫做谁掌握了现在,谁就掌握了历史。绝大部分政权,对于控制历史观点来抬高自己的政权合法性这件事不遗余力。故而人们认识同一个时代的人物,总要受到政府的相当大的影响。更何况每个人有自己的好恶与利益所在,利益牵动的地方,很难做出客观的评价。譬如朱相,因为下岗政策被在东北地区风评尤差。想要做出客观的评价,除非一代人逝去,才能站在不带感情的角度,看看当年的政策到底利弊何在。
2.随着时代推进,能够搜集到的资料是向更加丰富趋近的。苏联解体后,大量的资料流出,给历史研究者提供了相当多的研究依据。除了某些绝版的书目,现代人搜集某些文献要比古人轻松很多。
3.历史的治学理论也在不断的进步。
赵鼎新作的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里面就大量运用了统计上的资料来支撑自己,这方面上古人完全无法比拟。同时对于社会的认知的增进,也推进了对于历史的探索。勒庞可以用心理学研究八月四日之夜,而古人则倾向于简单地忠奸判断,缺少对社会复杂性的认识。
4.现代的观点,很多都是在古代既存的观点之上建立的。很难相信历史学上有这么严重的开倒车现象,从而一代不如一代
ps:有的所谓翻案,倚靠惊人观点夺人眼球的历史研究成果不在讨论之列
四、请问以下历史判断题是否正确?
从教科书角度来讲,完全正确
五、要评价一位历史人物的善恶好坏,是否都是根据史料记载得出的结论?
历史都会具有局限性 所谓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就是如此
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站在他当时的立场上
上高中时历史老师常常讲 学历史要有时空感
要有全方位的分析 不可只停留在书籍记载之中 史料记载也有作者的主观意识 所以自己也要有辨别的能力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