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历史上、现实生活中,一身浩然正气、忠心为国、为民造福的英雄人物有哪些?
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孔圣人有教无类,打破教育垄断。
墨子倡导兼爱,呼吁非攻。
诸葛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辅佐昭烈父子,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杜甫身处贫困却心忧百姓疾苦,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范仲淹居庙堂之上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武穆夙愿昭昭,精忠报国,杀得金兵心惊胆颤。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生后名。
文天祥零丁洋里叹零丁,留取丹心照汗青,著有《正气歌》一文,令后人感慨万千。
于谦镇守北京,力战来寇,以一己之力,护佑芸芸众生,哪怕粉身碎骨,也要留清白在人间。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虎门销烟,护我国人。
邓世昌爱国心烈,在黄海海战中奋勇杀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漫挥天下泪,足壮海军威。
毛委员立志出乡关,经历无数次起起落落,依然苦苦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拯救千万百姓于水火之中。
这样的人数不胜数,他们就像这璀璨的星,用浩然的正气和不屈的精神照亮一代又一代的夜空,在无数后人前途无助、希望渺茫之际,给予无畏之勇气,给予向前之矢志,为未来之进取,为他日之锋芒。
二、古今爱国人物有哪些,以及和他们有关的诗句?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岳飞——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三、你最喜欢哪个时期的历史人物?
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岳飞
爱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历史的车轮转动千年,爱国也便沉淀为一种文化,让历史车轮转到南宋,让我们来了解抗金名将—岳飞。南宋时期,金军几次南下来侵占我国边塞之地,南宋抗战派将领英勇抵抗,农家出身的岳飞在抗金战火中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将领。岳飞怀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阔的豪情壮志”从金军手中英勇收复了许多失地。岳飞一生廉洁正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有人问他:“什么时候才能天下太平?”岳飞慨然答道:“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这个如一些爱国又一生廉洁正直的人,也敌不过奸臣的流言蜚语。当岳飞怀着“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壮志凌云时候,却被皇上召回临安,英雄再难以保卫国家了。正是应为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的壮大,威胁他们的统治就向金求和,并令岳飞等人班师,解除他们的兵权,秦桧也以所谓的“谋反”罪杀了岳飞,一代抗金名将就这样离开了人世。如今,在杭州西湖畔的西夏陵上有一座墓,那便是岳飞的墓,岳飞墓前建有一个墓门,门前照壁上嵌着“尽忠报国”的四个大字。在墓门前下有四个铁铸的人像,一个个跪向墓的方向,他们就是奸臣秦桧和他的妻子王氏。“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让我们铭记这一段历史,让我们铭记抗金英雄的传奇人生,让爱国文化陶醉每一个人。历史的车轮转动着,让我们记住爱国的人们,我们也要成为一个爱国的人,热爱自己的国家,为国家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四、你喜欢近代史的哪一位人物,为什么?
自然是先总统 蒋公。
言论集:
“老实说,在古今中外任何革命党都没有像我们今天这样颓唐腐败;也没有像我们今天这样的没有精神,没有纪律,更没有是非标准,这样的党早就应该被消灭、被淘汰了。”
“抗战胜利以来,我们一般同志精神堕落,气节丧失,把本党五十年的革命道德精神摧毁无余。甚至毁法乱纪,败德乱行,蒙上欺下,忍心害理。”
“我们党和团的组织复杂、散漫、松懈、迟钝,党部成了衙门,党员成了官僚,在社会上不仅不能发生领导的作用,反而成了人家讥笑侮辱的对象。”
“目前我们部队的情形,各长官嫖赌吃喝,无所不为。尤其是赌博一项,相沿成风。共军的纪律那样严肃,而我们的军纪如此废弛,试问这样的军队,怎么能不被敌人所消灭?”
“军民感情的隔膜,可以说恶劣到了极点。我们国民革命军原是以爱国救民为目的,而事实的表现,不仅不能爱民,而且处处扰民害民。”
“我们此次大失败的耻辱,不仅是由于一般党员丧失了革命精神,背叛了革命主义,尤其因为我们多数将领气节扫地,廉耻尽丧,败德乱行。”
《如何纪念国父诞辰》:
“在今日纪念国父八十六诞辰的时候,不仅主义未行,历史垂绝,就是整个的革命基础,都将要在我们手里毁灭了。不知道大家对此一残酷的现实,曾经检讨过没有?在我个人来说,至少我对总理、对主义、对国家以至对我们的民族、历史,都是一个最大的罪人。因此我每天无论怎样繁忙,总要抽出一段时间来,作为反省忏悔的功夫。”
真是刀刀见血,畅快淋漓。
五、哪些历史人物与其官方人设严重不符?
键盘侠白居易逼死朋友妻,王昌龄被谋杀,欧阳修爬灰,唐诗宋词背后的风流往事知多少?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读诗词?
答案很多,但是我认为戴建业教授说得最合我理,因为它可以使你有一种浩然之气,慷慨激昂。
唐诗宋词堪称中华瑰宝,我们从小被教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网上说得最多的梗就是,当你看到一群鸟,如果你会点诗词,立马感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则不会干吼“哇擦,好多鸟”。
被诗词喂大最好的好处,就是出手皆是经典。
那么诗词那么好,还有必要了解诗词背后的故事,作者的人生经历吗?
当然有必要。
如果你读完《白马春风恰少年》,透地这本书知道30位诗词大家们的风流往事后,一定会感叹:哦哦,这些大V和我们一样嘛,都是血肉之身!
当你读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后,是不是觉得白居易三观极正?
而在《白马春风恰少年》中,白居易曾是个键盘侠,仅用一首诗就逼死了他朋友的小老婆。
原来白居易也有嘴上把不住的时候。
当你读完“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一定会认为这位作者是个深情之人。
确实,北宋欧阳修在这首词中,几乎用完一世的情意。因此“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成为经典,无人不为这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动容。
但欧阳修绝对不是深情之人,在大宋无人不知他的癖好——爬灰,对象就是他侄媳妇,两人的绯闻多次上过热搜。
读这《白马春风恰少年》的目的,就是揪出古人的八卦,从故事里看热闹吗?当然不是。
总说读历史明智。
读历史书可以从里面总结人生道理。
古往今来,历史滚滚,发生的一切总是似曾相识。
但愿我们从古人的经历中,吸取教训,避免成为自己的悲剧。
常说读书是自我提升的最好方式,花最少的钱,得来宝贵的经验,是成本最少的投资。
在本书中,除了白居易,王昌龄,欧阳修的绯闻八卦之外,还有辛弃疾一战成名的侠义之事。
当你读完辛弃疾带领50人冲进5万金人大营之中,活捉叛徒带回大宋的故事之后,一定更能理解“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中作者要表达的爱国之情。
读完《白马春风恰少年》,恰恰能更好的领悟诗词经典。
这本书的作者大圣,采用古文今译的方式,仿佛把30多位诗词大家的生活搬到现实之中,读来非常有味,喜欢诗词的朋友们不妨一试。
@溜喜欢 一起分享!
六、有没有什么历史人物让你意难平?
说几个中东的历史人物吧。
1.叙利亚人法乌齐·盖伍格吉是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军事家,阿拉伯反殖民斗争的重要参与者。他参加了阿拉伯人反抗欧洲统治最有名的几次起义,包括叙利亚的麦赛伦战役(1920)、叙利亚起义(1925—1927)、巴勒斯坦阿拉伯起义和伊拉克的拉希德·阿里军事政变(1941)。失败后,他在纳粹德国避难,躲避英国人的追捕。二战后的1947—1948年,他回到巴勒斯坦,领导阿拉伯解放军与以色列交战,最后战败。
盖伍格吉将一生献给了阿拉伯世界的反殖民、反侵略斗争,然而他参加的斗争几乎全部失败。
艾哈迈德·阿拉比是埃及爱国军官,阿拉伯世界反殖民斗争的重要参与者,埃及祖国党的创始人之一。他于1882年率领下层军官发动起义控制埃及政府,颁布埃及历史上第一部宪法,限制了无能残暴的埃及统治者陶菲克赫迪威的权力,埃及似乎向着光明的未来迈进。然而英国殖民者担心此举会损害他们在埃及的利益,于是大举入侵埃及,击败埃及军队并将阿拉比流放。埃及就此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阿拉比的斗争行为彻底失败。
埃及近代历史上两场重要变革,即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1882年立宪都是在列强的坚船利炮下以失败告终。与此对应的则是日本倒幕运动、明治维新和征韩的成功。这似乎说明在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列强的好恶可以轻易地决定一个国家变革的成果。这又不能不令人悲哀。
近代伊朗思想家哲马鲁丁·阿富汗尼一生为伊斯兰世界的政治思想近代化变革而奔走,先后在阿富汗、埃及、伊朗、奥斯曼阐明自己的主张,号召穆斯林们对宗教进行近代语境下的再阐释,积极学习西方的思想和制度以致富强,但其理论自身存在致命缺陷(推崇英雄史观,支持“开明君主”和“哲学家”治国,忽视人民的力量),而其举措在封建君主、表义学派等保守势力和殖民者的干涉下无一例外全部失败。他晚年时被软禁在康斯坦丁尼耶,直到去世前还在翻译西方进步学者的思想。他奋斗了一辈子,却在几乎一事无成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哲马鲁丁·阿富汗尼去世后,他的一部分弟子(包括弟子的弟子),如社会活动家卡西姆·爱敏、政治活动家鲁特菲·赛义德、宗教学者阿卜杜·拉齐克走向了世俗主义和民族主义;而像宗教学者拉希德·里达这样的人却选择与瓦哈比派贴贴。最后阿富汗尼的思想被穆兄会的创立者哈桑·班纳捡去,哈桑·班纳和其追随者赛义德·库特卜将其重新改造一番后用于构造他那套反智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其结果自然与哲马鲁丁·阿富汗尼的初衷大相径庭。
伊斯兰宗教与社会改革家哲马鲁丁·阿富汗尼生平详叙其实还有很多人,比如纳赛尔,费萨尔王子等等,他们的经历都令人唏嘘不已。
七、怎么写一篇关于人物经历等又与爱国相关的历史演讲稿?
将个人经历融入时代的大背景中
这个人物必须闪闪发光,具有代表性
应该不难
这个照耀中国的理想主义者,我很怀念他可以看下
八、为什么现在许多人喜欢推翻主流,揭开历史人物“真面目”?
我写过一篇有关汪精卫的文章,骂我的骂得我狗血喷头,夸我的自然也说我写得不错。所以我觉得我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我记得有人说过,三国演义之所以好就是因为它的脸谱化。
从认知规律来说,了解一个事物必须从脸谱化开始。这就好比小朋友,他们看漫画看剧一定会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如果你告诉他们,这个人既好又坏,小朋友就会糊涂了。
所以脸谱化历史人物是树立价值观,达成共识,造就民族性格的大事情。一个民族必须用这些脸谱化的人物来把男女老幼都团结起来。比如说岳父,文天祥,不用想,夸他准没错!说秦桧,隋炀帝,商纣王,不用想骂他就是。
但是,用以塑造民族性格的脸谱化人物并不是他本来的样子。在这个事情上,这些人物其实都属于某种再创作。
比如秦桧,害岳飞真的只是他一个人能做得了的吗?或者我们无妨再推演一下,是不是秦桧让雷劈死了,岳飞就不会死了?
比如我写过的汪精卫,如果在发表艳电之前,突然心脏病突发死去了,他是不是个汉奸呢?
脸谱化人物的好处是容易传播,快速达成共识。脸谱化人物的坏处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让人缺少了真正的思考。
没有思考的结果就是他的爱国或者坚持脆弱不堪。
这种事情在年轻人身上尤为突出,当年轻总觉得,当个仁人志士有什么难?大不了一死就是了!我要告诉你们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投靠日本人的汪精卫,当年就是怀着大不了自杀的心理去跟日本人议和的。可是到了最后他也没自杀!为什么?因为事情没那么简单!因为当你已经被人当做汉奸的时候,你自杀得到的评价就是罪有应得,而不是仁人志士。所以在被日本人坐实了汉奸之名后,汪精卫决定活下去。
所以,当一个人真正打算去做一个仁人志士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他会开始认真地审视自己,会去思考自己在汪精卫,秦桧的那种情况下真的会做得比他们更好吗?比如秦桧,脸谱化的秦桧也许一出生脑袋上就有一朵乌云,三岁偷看小姐姐洗澡,五岁偷邻居李子,十岁上房揭瓦……
可是实际上,秦桧早年是鹰派,是绝对不妥协的北宋大臣之一。
与秦桧类似,汪精卫在抗战之初是鹰派,不惜辞职以逼迫张学良出兵。其言辞慷慨,更是名动一时。
那么是什么让这两位铁血爱国人士最后沦为被人唾弃的卖国贼,汉奸呢?
许多人其实并不知道,当个仁人志士绝不是引刀付一快那么简单。如果做个仁人志士真的是连三岁小儿都能够的事,哪里又有那么多汉奸呢?
总有人觉得给汉奸去脸谱就是给汉奸洗白?其实这跟洗白有什么关系?孔夫子的高徒子贡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 纣王大概相当于那个时代的汪精卫和秦桧。可是孔子与弟子在践行君子的为人的时候,也会把纣王的脸谱去掉,然后得到“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的结论来自勉。
为什么要研究这些汉奸,为什么要去他们的脸谱,为什么要说他们也有难处,为什么要强调他们也曾慷慨过激昂过,因为只有知道这些,才能避免变成他们,才能避免自己犯下同样的错误。
许多人觉得自己永远不可能变成汉奸。其实汪精卫和秦桧都曾这样认为,但最终他们都没做到。看山不是山这个境界是不能省略的,只有过了这个境界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操守的人。反之,跟着所谓的主流,呐喊,高歌,如果把他扔到另一群人当中,是不是也会为另一群人的主流呐喊,高歌?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