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历史黄仁宇1500字读后感。?

万里旅行网 2023-04-04 07:10 编辑:yyns 147阅读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

这个学期,在老师的要求下,我看是拜读这本《中国大历史》。我高中是一名理科生,但是我一直喜欢历史,喜欢古人那种自由、无拘无束、放荡不羁的生活,喜欢他们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古时候的读书人更是有一直让我崇拜、好奇、敬佩的向往之情。于是,我乘此机会,开始拜读这本《中国大历史》。

本想买一本实体书,将它捧在手中安静的读下去。最终还是没能买到,只好用手机观看电子版的《中国大历史》。初读这本书,并没有觉得是一种爱好、兴趣驱使我去读,更像是完成一种任务,完成老师让我们读的任务。可是慢慢的,我感觉我心底沉寂已久的对历史的热爱又被这本书点燃了。我开始对这本书爱不释手,每天都要去读,并且对书中描写的历史自己查资料,查文献,想方设法的去了解历史,想把这本书读通读透彻,想把这些历史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让它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我想把它们永远铭记。

唐太宗李世民有言道“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替。”历史,在我眼中,是我们新一代青年应该了解,应该知晓,应该铭记的。我们应该要了解这段历史,只有了解历史,我们才能拥有民族的自豪感,也会铭记那段屈辱的近代史,我们要化屈辱、悲愤为力量,奋发向上,创就辉煌。

书中描写了从拥有甲骨文记载开始的商代,到国力鼎盛世界、多元开放的唐朝盛世,再到近代屈辱的晚清,作者都进行了描写。说起商代,大多都对武王伐纣等故事有所了解。作者开篇并不是为大家讲述历史是怎样的,他选择了西安与黄土地带,由这有着十一朝古都之称的西安开始讲述,瞬间为我们读者奠定了一种厚重文化的感情基调。作者就像是在写一部游记一般,顺着一天游览路线,看到哪里想起什么便写下什么。华清池、骊山等等地点,都吸引着我向下读。之后又为我们介绍商代丰富的文化以及甲骨文的书法,从各个方面凸显出商代历史的厚重。

作者在第二章中,开篇前言写下武王伐纣,这耳熟能详的故事瞬间拉近我们的距离感,也由这里,从商进入了周,以及之后的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巅峰,最为绚烂的一点历史。在这段历史中,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但是也是十分的混乱,各大诸侯争抢地盘,争抢人口,春秋战国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说道这春秋战国,我们就不得不说一说这诸子百家。孔孟之道更是让很多人向往啊。正如作者这张的标题——亚圣与始皇。文中着重讲了亚圣孟子和始皇。孟子的政治观念中有这样一句话:“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我很喜欢这句话,这句话不仅仅是当时社会人们所希望的最低限度的生活保障,也是当时人们所希望的生活,是一种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周朝创建了封建制度,并且借着封建,广泛地推行了农业,有因为这封建和宗法想结合,也保住了全局的稳定性。

周朝之后便是春秋与战国。其实,所谓的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实际也过是约20家,其中典型的代表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等。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墨家在现在的游戏、动漫中常常被描绘成机关术的代表。至于道家,他们对世俗的权威并没有好感,他们认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他们崇尚宇宙间的一元组织,愿意回到最原始的朴实。所以道家有支持泛神主义、抒情主义、无政府主义的趋向。法家就 更不用多说,如今我们的法律就是由法家的思想延伸。他们认为法律彰显着统治者的意志,不受到习惯的羁绊,也不受世俗的道德所约束。赏罚分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之后,作者为我们介绍了秦始皇统一全国,第一次实现了中华名族的大一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实行郡县制,车同轨、书同文,兴修水利,造福百姓。为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网络上有这样一种说法:秦始皇一直被人们误解,当年他坑杀的儒士,只是一些江湖术士、骗子,并不是人们说的有才博学之人。只是秦始皇崇尚法家思想,与当时的流行的儒家不同,不能被大家所接受,全国的儒士也因此抵制。陈胜吴广起义,他们运送迟到,受到的处罚也只是罚款,并不会处死。秦始皇所做的一切,都是造福百姓,推动历史的。不知道这种说法真实与否,我都很崇拜秦始皇,毕竟他是中华第一个皇帝。记得原来的历史老师讲过,如果没有这些统一全国的皇帝,我们中国很可能像欧洲、中东一般,小国林立,也因此,我很敬佩他们。

在之后的章节中,作者还写了南北宋、元、明、清,近代的屈辱与自强。大概我所了解的中国历史都被写入了。其中我映像最深的是:第十八章——从鸦片战争到自强运动。

鸦片战争,其实它这场战争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历史中有多少战役?数不胜数。可是,鸦片战争是第一次,第一次有人能够戳破“天朝上国”的 威严门面,它标志着中国屈辱的近代史的开端。从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中国历史。历经清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这百年的屈辱历史,这痛苦铭心的历史,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它,它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提醒,让我们新时代的青少年努力勇敢的向前去。

这本《中国大历史》带我回顾了中国从商开始,直到现代的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这些历史如同放电影一般,在我脑海中一一呈现。回首历史,我们知道时代的更替,放眼未来,我们对明天充满希望。


又是一个作业。。。。。。凑合看看。。。。结尾没写好。。自己想想,哈哈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