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的景区

万里旅行网 2023-02-27 07:59 编辑:yyns 187阅读

雅安市的景区

主要景点

蒙顶山

蒙顶山

蒙顶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境内,四川盆地西南部,横亘于名山县城西北侧,山势北高南低,呈东北一西南带状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内。山体长约10公里,宽约4公里。蒙顶五峰环列,状若莲花,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

碧峰峡

碧峰峡位于雅安市北8公里,景区为两条峡谷,左峡长7公里,右峡长6公里,呈“V”字形,宽30-70米,海拔700-1971米,峡壁相对高度100-200米。植被、峡景和瀑布是碧峰峡景区的鲜明特色。峡内林木葱郁,苍翠欲滴,峰峦叠嶂,崖壑峥嵘。

碧峰峡

黄龙湖-红豆相思谷

黄龙湖位于陇西河中游,紧邻碧峰峡,雅上公路沿湖蜿蜒。此地古有黄龙庙,20世纪70年代水库建成,黄龙老街被淹于湖底。黄龙湖周围山峦起伏,湖呈带状,蜿蜒长约3公里,水面20万平方米。

红豆相思谷位于雨城区北部碧峰峡镇后盐村境内,在省级风景名胜区蒙顶山北麓,距雨城市区约15公里。

千佛岩摩崖造像又名千佛岩,位于后盐村北,在黄龙湖东约6公里的山岗岩壁上,从公路边隔溪水北望,山岗约百米高的岩壁处,千佛岩掩映于树丛中。

上里古镇

上里镇位于雅安市雨城区北部,距城区27公里,坐落于四县交接之处,是四川历史文化名镇,

上里古镇(2张)

亦是四川省“十大古镇”之一。古镇初名“罗绳”,是历史上南方丝绸之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是唐蕃古道上的重要边茶关隘和茶马司所在地,还是近代红军长征过境之地。又因场镇内有韩、杨、陈、许、张(韩家银子-钱、杨家顶子-官、陈家谷子-田、许家女子-靓、张家锭子-斗)五大家族居住在此,故俗称“五家口”。

安顺场

安顺场古镇位于石棉县城西北11公里,松林河与大渡河交汇处,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已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红军翻越夹金山

夹金山,是邛崃山脉南部的高山,位于宝兴县的西北、阿坝州懋功县以南,海拔4000多米。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雅安市境内野生大熊猫活体存量和密度名列全国前茅,宝兴、天 全、芦山、荥经、石棉等县均有大熊猫栖息。2003 年 12 月 28 日,中国功能最完善、设施 最先进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碧峰峡基地建成开园,目前有 20 多只大熊猫入住。 雅安还是大熊猫栖息的最佳场所,在“四川大熊猫栖息

大熊猫

地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面积中, 雅安占 52%。2006年7月12日,“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大熊猫故乡”雅安,将每年7月12日确定为“雅安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生态保护日”。

1869年,第一只大熊猫从雅安走向世界,雅安成为大熊猫的发现地。1955年以来,雅安先后送出活体大熊猫136只,第一只出国的活体大熊猫、第一只“国礼”身份出国的活体大熊猫均出自雅安。现在,雅安是全国活体大熊猫存量最多的地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核心区52%的面积在雅安。“国宝”大熊猫在雅安境内的栖息地,不少就在茶马古道旁。

5.12汶川大地震后,中国保护大熊猫雅安碧峰峡基地成为全球最大的大熊猫

保护与研究繁育基地。

牛背山

牛背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境内,与泸定县交界,属二郎山分支,是青衣江、大渡河的分水岭,山顶海拔3600米,因山顶一面悬崖有巨石突出酷似牛头,山脊细长貌似牛背而得名,是2009年末开始为人所知。

不错的很好玩

四川雅安的名人、景点、小吃、特产是哪些?还有什么风俗习惯

雅安的历史名人

吴理真,雅安名山人,家住蒙山之麓,《四川通志》卷四十记:“汉时名山县西十五里的蒙山甘露寺祖师吴理真,修活民之行,种茶蒙顶。”吴理真父早逝,家境贫寒,母亲积劳成疾。他是个孝子,每当雄鸡报晓,便带上工具,登上蒙顶,割草拾柴,换米糊口,为母亲治病。一日,吴理真拾好柴,口干得直冒火,顺手揪了一把“万年青”(野生茶树)叶子,放在口里慢慢咀嚼,口渴渐止,困乏渐消,精神倍增,颇感奇异。又摘了些带回家中用开水冲泡,让老母喝下,果有效果。连服数日,病情好转,续饮月余,身体康复。乡亲们病了,他热情地用这种叶子泡水给他们饮用,效果也很好。可惜这种树不多,所生长的叶子远远不能满足治病救人的需要,他决心培育出更多的茶树。

为了采摘茶种籽,吴理真跑遍了三十八蒙峰。他把茶籽捡回家,用沙土拌和后放入篾筐中,上面盖以谷草,使茶籽不会霉变和冻坏。为了选择播种茶籽的地方,吴理真翻越蒙顶的山山岭岭,对野生茶树的生长环境进行分析研究,认定蒙顶五峰之间(今皇茶园)和菱角弯一带最适宜茶树生长。这里雨量充沛,土质肥厚,终年云遮雾绕,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所产茶叶内含物质极为丰富,加上精湛的制作工艺,使蒙山茶具有独特的品质,在我国茶叶史上独树一帜,经久不衰。

吴理真为了种茶,在荒山野岭搭棚造屋,掘井取水,开垦荒地,播种茶籽,管理茶园,投入了自己的全部身心。可以想象,吴理真这种敢为天下先的行动,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经过了多少次失败。功夫不负有心人,吴理真用勤劳和智慧浇灌出了株株嫩绿茁壮的茶树,他成功了。吴理真把茶叶熬成汤,施舍邻里,普济世人,许多人祛疾去病,不少人健体强身。他以植茶为民众的精神谱写了我国人工种茶最早的历史。

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

传说吴理真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了青衣河神的女儿,她来到蒙山,情愿与吴理真结为夫妻,帮助种茶。他俩挑选七株长势最好的留在五峰之间,其余的移植菱角弯。不久,王母传旨:人神结合,触犯天条,责令火速回宫,否则同吴理真一并严惩。茶姑与吴理真情深意切,不愿离去,但又怕伤害吴,便将身披纱巾抛向天空,变为霭霭云雾,笼置蒙茶,自己则化作山峰,后人取名玉女峰。

茶姑离开了吴理真,他把痛苦埋在心里,把全部的爱倾注于蒙顶茶的栽培与管理。七株茶树,翠绿葱茏,迥异寻常,菱角弯茶也长势喜人。但由于操劳过度,吴理真消瘦多了。恰逢九天玄女来到蒙山,听到的是百姓对吴理真颂扬,看到的是茶树郁郁葱葱,于是对吴说:“晚上你就不用再熬夜了,我给你另派守护神。”说完用手一指,眼前的两个大石包,变成了两只老虎,并说:“命你两个守护茶园,不得有误。”两只白虎爬在地上点头称是。就这样,人们白天看到的是两个大石包,如果晚上去看,这两个石包又变成两只斑额猛虎,使野兽不敢上前。

吴理真培育繁殖的蒙顶茶,到了唐代备受珍视。李肇《国史补》载:“风俗贵茶,茶之品名益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封建皇室为了能吃到蒙顶茶,于唐玄宗天宝元年(724年)蒙顶茶被列为贡茶,年年上贡。《元和郡县志》记载:“蒙山在县南(西)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蒙顶茶作为天子饮用和祭祀祖宗的专用品一直沿袭到清代,历经一千多年而不间断,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宋孝宗于淳熙十三年(1186年)封吴理真为“甘露普惠妙济大师”,手植七株仙茶的地方封为“皇茶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