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岳指哪五座山?
五岳指哪: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
五岳有何典故:
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五岳景色各有特点,受到许多游客的青睐,许多文人作家也留下了大量诗文作品。其中泰山和嵩山曾经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
东岳泰山,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部,泰山是中国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称,被选为“中国十大名山”之首,古名岱山,又称岱宗,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安市境内,矗立在鲁中群山间。泰山对中国人以及中华文化影响甚远,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诸多与泰山有关的成语,俗语和掌故。
西岳华山,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距西安120公里。它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守着大西北进出中原的门户,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华山还是道教胜地,为“第四洞天”,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最为著名的道教高人。
南岳衡山,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又名南岳、寿岳、南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位于衡阳市南岳区,旧时汉族民间广泛崇拜的神_,即南岳衡山君神,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海拔1300.2米。
北岳恒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境内,是海河支流桑干河与滹沱河的分水岭。它西衔雁门关、东跨太行山,南障三晋,北瞰云、代二州,莽莽苍苍,横亘塞上,巍峨耸峙,气势雄伟。其中,倒马关、紫荆关、平型关、雁门关、宁武关虎踞为险,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冲,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
中岳嵩山,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河南省登封市境内,古名为外方、嵩高、崇高,是五岳的中岳。东依省会郑州,西临古都洛阳,南依颍水,北邻黄河。公元前770年平王迁都洛阳后,以“嵩为中央、左岱、右华”,为“天地之中”,称中岳嵩山。嵩山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颍水、箕山,东接五代京都汴梁,西连十三朝古都洛阳,素有“汴洛两京、畿内名山”之称。
二、请问中国的五岳是哪五座山
1、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
2、中国五岳,中国汉文化中五大名山的总称,是古代民间山神崇敬、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五岳分别是中岳嵩山(海拔1491.71米,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东岳泰山(海拔1545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西岳华山(海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南岳衡山(海拔1300.2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北岳恒山(海拔2016.1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
3、五岳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的象征。
更多关于中国的五岳是哪五座山,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三、中国五岳是指哪五座名山?
中国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我国历史上的五大名山,其中泰山为五岳之首。
东西南北中是根据它们所处的位置来进行命名的,这五座山之所以出名是古代民间山神崇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 这五座上也是古代文化的一个缩影,并且这五座山风景优美,也是现在人们常去旅游的胜地,从古至今流传的一句话:“五岳归来不看山”。
扩展资料
五岳是以中原为中心,由于历代帝王根据封禅需要,按地理方位加封的五座山。五岳之制始于汉代,汉宣帝时确定了以河南嵩山为中岳、山东泰山为东岳、安徽潜山县的天柱山为南岳,陕西华山为西岳、河北曲阳县的大茂山为北岳。其后又改湖南的衡山为南岳。
隋以后遂成定制。明代的时候开始以山西的恒山为北岳,到清朝时祭祀北岳才改往山西的恒山了。到现在的说法,较早的记载见《尔雅.释山》:“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衡山为北岳,嵩高为中岳。”
在中国,五岳占有显著地位,因为它们不仅自然风景优美,而且在其名山发展过程中,为后世留下大量的诗文名篇、碑碣石刻、历史传说和历代建筑等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五岳 (中国五岳)
中国的五岳是指在中国境内的五座名山,坐落于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东岳泰山(1532米),位于山东泰安市。
西岳华山(1997米),位于陕西华阴县。
南岳衡山(1512米),位于湖南长沙以南的衡山县。
北岳恒山(2017米),位于山西浑源县。
中岳嵩山(1440米),位于河南登封县。
五岳是我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他们是封建时代帝王加封的。
东岳泰山(1532米),位于山东泰安市。
西岳华山(1997米),位于陕西华阴县。
南岳衡山(1512米),位于湖南长沙以南的衡山县。
北岳恒山(2017米),位于山西浑源县。
中岳嵩山(1440米),位于河南登封县。
中国五岳是指泰山、华山、恒山、嵩山、衡山
四、三山五岳 五岳指的是哪五座山?
五岳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东岳即指泰山,古名为“岱宗”或“岱山”,“岱”即大、长辈之意。泰山素有“天下名山第一”、“五岳之首”的美誉。
衡山古名为寿岳。据《星经》所载,南岳衡山是对应星宿28宿之轸星,轸星乃主管人间苍生寿命。相传神农氏曾来此采百药,因尝线虫中毒而仙逝於降真峰上。
西岳指华山,亦称太华山、华阴山,雄据于秦、晋、豫三省,为古城长安、洛阳的中枢。华山以山形峻拔高险着称,享有“五岳独秀”的美誉。
恒山又名元岳、常山,素有“寨北第一名山”之美誉。西汉初年,恒山巳建有寺庙;到明、清朝时已经寺庙群居,有“三寺四祠九亭阁,七宫八洞十二庙”之称。恒山风景以地险、山雄、寺奇、泉绝称着。
中岳一向指河南的嵩山,《尔雅》“释山”称:“嵩高为中岳”,并称“山大而高”为嵩。嵩山其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颍水、箕山,东接五代京都汴梁,西连九朝古都洛阳,素有“汴洛两京、畿内名山”之称。于奇异的峻峰,宫观林立,故为中州地区第一名山。
扩展资料:
五岳起源:
有人认为,五岳来源于中国的五行思想与山岳、以及对山神的崇拜。传说盘古死后,头和四肢化为五岳。虽然五岳不是中国最高的山,但由于高耸在平原或盆地上,故在古人眼中格外险峻。加上不少名人雅士的祭祀、修行和到访,留下遗迹,大大增添了五岳之名声。
历史五岳起源于古代中国人的山川崇拜,是和国君对山神的祭祀联系在一起的。五岳一词始见于《周礼》:“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礼记》“王制”记载:“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这里的五岳并没有列出具体山名。
东汉的郑玄对《周礼》的注释说:“五岳,东曰岱宗、南岳曰衡山、西曰华山、北岳曰恒山、中岳曰嵩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岳
五岳指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
三山五岳是一个成语。泛指名山或各地。
1、东岳泰山。
泰山是“五岳”之首。
有“中华国山”、“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中华十大名山之首,位于山东泰安,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
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中国首例自然文化双重遗产项目。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现存古遗址97处,古建筑群22处,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2、西岳华山。
五帝时称“太华”,夏商时称“西岳”,雅称“华岳”。据清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考证,“华夏”、“中华”皆藉华山而得名。
“自古华山一条路”,险居五岳之首。华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陕西华阴县,为五岳之西岳。
北瞰黄河,南依秦岭,雄踞关中平原东部秦晋豫三省交汇处,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北峰云台、中峰玉女五峰环峙,高擎天空,“远而望之若花状”,故有其名。
3、南岳衡山。
衡山,又名南岳,是我国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海拔1300.2米。
由于气候条件较其他四岳为好,处处是茂林修竹,终年翠绿;奇花异草,四时飘香,自然景色十分秀丽,因而又有“南岳独秀”的美称。
清人魏源《衡岳吟》中说:“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岳独如飞。”这是对衡山的赞美。
4、北岳恒山。
山西恒山,原名高是山、玄武山、崞山,后附会北岳恒山故事,明后期建北岳庙,清顺治被定为北岳。
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为五岳,扬名国内外。1982年,恒山以山西恒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距大同市62公里。其中,倒马关、紫荆关、平型关、雁门关、宁武关虎踞为险,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冲,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
主峰天峰岭在浑源县城南,海拔2016.8米,被称为“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天下第二山”。
5、中岳嵩山。
中岳嵩山横跨荥阳、新密、巩义、登封、偃师、伊川、洛阳等市县,全长60多公里。主体部分在登封境内,分东西两部分,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
太室山主峰为峻极峰,海拔1494米,少室山最高峰为连天峰,海拔1512米,两山各有36峰,合称嵩山72峰。
扩展资料:
三山所指的三座山:
三山是传说中的蓬莱(蓬壶)、方丈山(方壶)、瀛洲(瀛壶),今有黄山、庐山、雁荡山新三山的说法;
1、安徽黄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为三山五岳中三山的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
黄山是著名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
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生态保护完好,动植物众多!
2、江西庐山。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庐山区境内,濒临鄱阳湖畔,雄峙长江南岸,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
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长段块山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3、浙江雁荡山。
雁荡山主体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东北部海滨,小部在台州市温岭南境。《载敬堂集》载:“雁荡山以瓯江自然断裂,分北雁荡山和南雁荡山。
雁荡山,形成于一亿二千万年以前,是环太平洋大陆边缘火山带中一座日至纪流纹质破火地。
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有人认为,五岳来源于中国的五行思想与山岳、以及对山神的崇拜。传说盘古死后,头和四肢化为五岳。虽然五岳不是中国最高的山,但由于高耸在平原或盆地上,故在古人眼中格外险峻。加上不少名人雅士的祭祀、修行和到访,留下遗迹,大大增添了五岳之名声。
历史
五岳起源于古代中国人的山川崇拜,是和国君对山神的祭祀联系在一起的。五岳一词始见于《周礼》的“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礼记》“王制”记载:“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这里的五岳并没有列出具体山名。东汉的郑玄对《周礼》的注释说:“五岳,东曰岱宗、南岳曰衡山、西曰华山、北岳曰恒山、中岳曰嵩山。”
至于为什么是五岳,而不是四岳或者六岳,人们经过研究,认为我国五岳制度立始于汉朝,可能是当时的一些经学家根据殷商时的五方(东、南、西、北、中)和五色(青、赤、白、黑、黄)等观念,加以附会而成。
五岳具体山名见诸文字并得到官方确认,是在秦汉时期。《尔雅》“释山”和秦朝人伏生所做的《尚书?大传》都记载了五岳分别为“岱(泰)山、霍山、华山、恒山、嵩高(嵩山)”。其中的霍山,又称衡山。《汉书》的“郊祀志”载,汉宣帝在公元前61年(神爵元年)颁诏,正式确定东岳为泰山、西岳为华山、南岳为霍山(即衡山)、北岳为常山(即恒山)、中岳为嵩山。由此可见,确定这五山为五岳,可能早在《周礼》成书的春秋或战国时期,最晚也在西汉时期。
汉武帝之后中国历代皇帝都对五岳不断加封,唐代把五岳封为王,宋代加封为帝,元代继续加封为帝,到了明代更被加封为神。
道教创立以后,继续将五岳神话,认为五岳乃是神仙居住之地,把东岳称为蓬玄太空洞天,南岳称为朱陵太虚洞天,西岳称为太极总仙洞天,北岳称为太乙总玄洞天,中岳称为上圣司真洞天。晋朝的道士葛洪在《枕中书》中,融合了五行所代表的方位和颜色的说法(木代表东方,青色;火代表南方,赤色;金代表西方,白色,水代表北方,黑色,土代表中央,黄色),声称太昊为青帝,治东岳岱宗山(泰山),祝融为赤帝,治南岳衡霍山(即天柱山),金天氏为白帝,治西岳华阴山(即华山),颛顼为黑帝,治北岳太恒山(即恒山),轩辕氏为黄帝,治中岳嵩高山(即嵩山)。
但是,历史上所称的北岳恒山和南岳衡山,其所指的并不是如今的山西恒山和湖南衡山。其中北岳恒山在历史上长期都是指河北省曲阳的大茂山(古称恒山),直到1660年才由山西的恒山所取代。 而南岳衡山旧指安徽的天柱山(古称霍山、衡山),直到隋朝(公元589年)才改湖南衡山为南岳。
一些中国的地方割据政权,也曾以自己的视角封过五岳,例如三国时代,东吴的孙皓封离县(现于江苏宜兴县)为中岳,又封其南的荆南山为南岳。五代十国时期,闽帝王延均封霍童山(现于福建宁德县)为东岳,高盖山(现于永泰县)为西岳。唐朝时,南诏则称云南境内的苍山(中岳)、乌蒙山(东岳)、无量山(南岳)、高黎贡山(西岳)和玉龙山(北岳)。
因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古代朝鲜也封过五岳。
东岳泰山(1532米),位于山东泰安市。
西岳华山(1997米),位于陕西华阴县。
南岳衡山(1512米),位于湖南长沙以南的衡山县。
北岳恒山(2017米),位于山西浑源县。
中岳嵩山(1440米),位于河南登封县。
五岳是我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他们是封建时代帝王加封的。
“史记集解”载:“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神灵也。”帝王们为了“报天之功”,常以雄伟险峻的大山为祥瑞,在峰顶上设坛祭祀,举行封禅大典。
封禅的理论起源于战国时代的齐、鲁。而第一个举行大规模封禅仪式的是秦始皇。秦皇亲自祭祀的地方只有泰山一处。到了唐代,封禅活动更加频繁。经过封建帝王的大肆吹捧,五岳的地位更高了。
我国的名山不少,庐山、黄山、峨眉山名气都不小,唯独这五座山尊为“岳”,不是没有道理。拿东、西、中三岳来说,都位于黄河岸边,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华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五岳在我国虽不是最高峻的山岭,但都高耸在平原或盆地之上,这样也就显得格外险峻了。“诗经”中有“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嵩高维岳,骏极于天”等诗句,可以看出泰山、嵩山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时,由于受到当时一些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对天下名山全面考察,当然也就无法“择优录取”了。
五岳劈地摩天,气冠群伦。千百年来,皇帝在这里祭祀,僧人道士在这里修行念经,善男信女在这里烧香许愿,名人雅客也喜欢在这里赋诗作画,给五岳留下了众多的人文遗迹,五岳更加有名了。难怪人们登五岳后,会发出“五岳归来不看山”的慨叹。
东岳泰山耸立在山东省中部,高接云天,巍峨陡峻,气势磅礴,最高峰为海拔1500多米,尊为五岳之首。孔子曾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句,不过他当时所说的天下,仅限于鲁国邻近的几个国家。后人在泰山山顶上刻有“孔子小天下处”的碑碣,以示纪念。故登泰山,自古有“小天下”之说。唐代诗人杜甫登临泰山山顶后,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据记载,历代有七十二个帝王,都来过泰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
南岳衡山位于湖南衡阳盆地北缘的湘江之滨。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0米。相传大禹治水的时候到过这里,山上散布着庙宇亭台、石刻碑记等古迹,而且林木苍郁,景色幽秀,享有“五岳独秀”的美名。山脚下的南岳庙,始建于唐代,是湖南省最大的一座古建筑。
西岳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县。华山的雄险居五岳之首。“自古华山一条路”,登临犹如上天梯。游客到了“千尺幢”下“回心石”处,如无勇气,便会回心转意,望峰兴叹,悻悻而归。据说唐代的文人韩愈曾偕数人同游华山,登上苍龙岭时,只见下面万丈深渊,白云绕路,不堪回首,顿生绝望之念,便写了一封遗书投在崖下诀别,后来还是华山所在地的官员把他救下山来。如今在当年韩愈痛哭投书的地方,经过修复,已是石级平稳,石柱为栏,铁索可依,还可以索道上下,已不愁登临之险了。华山还有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在华山西峰上,至今还留有巨大的“斧劈石”。
北岳恒山在山西省东北部,山势陡峭,沟谷深邃。主峰玄武峰海拔2,017米,这里因交通不便,声名不如泰山、华山那样昭著,但偏是深山藏宝,恒山的许多古迹,如挂在半空之中、镶嵌在笔立的山壁上的“悬空寺”,邻近处还有我国现存最古最大的塔----应县木塔,在全国是仅有的。
中岳嵩山,屹立于河南省豫东平原西隅。有三个高峰,其最高峰1440米。始建于秦代的巍峨庙宇----中岳庙,是五岳之中较为完整的一所岳庙,也是我国最早的道教庙宇之一。此外,还有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建造的“观星台”,以及被称为我国佛教禅宗发源地的少林寺。
分别是:东岳泰山(1532米),位于山东泰安市。
西岳华山(1997米),位于陕西华阴县。
南岳衡山(1512米),位于湖南长沙以南的衡山县。
北岳恒山(2017米),位于山西浑源县。
中岳嵩山(1440米),位于河南登封县。
古代封建帝王把五岳看成是神的象征。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历代曾有72个皇帝到泰山封禅。
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北岳恒山之幽,中岳嵩山之峻,南岳衡山之秀,早已闻名于世界。
人们常说五岳归来不看山,也有“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岳独如飞”的说法。
扩展资料
五岳的说法始见于《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现在公认《周礼》成书于战国后期,是儒家思想融合道、法、阴阳等诸家而形成的。因此我们认为五岳的思想是糅合商代以来的四方神和战国初期的五行观念而形成的山岳崇拜。
五岳是封建时代帝王加封的。 “史记集解”载:“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神灵也。”帝王们为了“报天之功”,常以雄伟险峻的大山为祥瑞,在峰顶上设坛祭祀,举行封禅大典。
封禅的理论起源于战国时代的齐、鲁。而第一个举行大规模封禅仪式的是秦始皇。秦始皇亲自祭祀的地方只有泰山一处。到了唐代,封禅活动更加频繁。经过封建帝王的大肆吹捧,五岳的地位更高了。
我国的名山不少,庐山、黄山、峨眉山名气都不小,唯独这五座山尊为“岳”,不是没有道理。拿东、西、中三岳来说,都位于黄河岸边,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华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
五岳在我国虽不是最高峻的山岭,但都高耸在平原或盆地之上,这样也就显得格外险峻了。“诗经”中有“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嵩高维岳,骏极于天”等诗句,可以看出泰山、嵩山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
同时,由于受到当时一些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对天下名山全面考察,当然也就无法“择优录取”了。
五岳劈地摩天,气冠群伦。千百年来,皇帝在这里祭祀,僧人道士在这里修行念经,善男信女在这里烧香许愿,名人雅客也喜欢在这里赋诗作画,给五岳留下了众多的人文遗迹,五岳更加有名了。难怪人们登五岳后,会发出“五岳归来不看山”的慨叹。
中国的五岳是指在中国境内的五座名山,坐落于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