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州市晋安区远洋路69号日出东方小区是属于哪个街道管理
属于鼓山镇-日出东方社区管理。
2000年,晋安区辖3个街道、4个镇、4个乡:茶园街道、王庄街道、象园街道、岳峰镇、鼓山镇、新店镇、宦溪镇、岭头乡、寿山乡、日溪乡、鼓岭乡。
鼓山镇是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下辖镇,位于福州市东郊,以境内“石鼓名山”而名。东邻马尾港,西连福州市区和台江镇,南临闽江,北界鼓岭避暑胜地。辖23个行政村、17个社区居委会和1个省级开发区――福州福兴经济开发区。
扩展资料
晋安区丘陵分布广泛,一为北部山岭的前沿,一为散布在平原和岛屿中间的山丘。前者有新店的赤星、杨廷、涧田、后山、桂山,岳峰镇的登云,鼓山镇的潭桥、园中、东山、樟林、埠头等;后者有高盖山(202)、黄山(75.6)、金鸡山(85)、浮村山(41.8)、后屿山(25.6)等。晋安区位于福州市区北部,东与连江县相连,西以晋安河与鼓楼区为界,西北与闽侯接壤,北与罗源毗邻,东南与马尾区相邻,南隔闽江与仓山区相望。区域界于北纬25°57′16″~26°24′49″,东经119°11′7″~119°41′。面积926平方公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晋安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鼓山镇
二、从福州白湖亭到鼓山该坐几路车去?
1. 步行至白湖亭,乘965路上行(白湖亭-农林大学(蜂疗医院)),至桥南下车,乘815路下行(师大-下院),至下院下车,步行至石鼓名山(福州) 2. 步行至白湖亭,乘42路上行(白湖亭-金山四期),至市体育中心下车,乘815路下行(师大-下院),至下院下车,步行至石鼓名山(福州) 3. 步行至后坂,乘胪雷专线上行(陈绍宽故居-桥南),至桥南下车,乘815路下行(师大-下院),至下院下车,步行至石鼓名山(福州) 4. 步行至后坂,乘下洋专线上行(下洋-桥南),至汇达广场下车,乘815路下行(师大-下院
坐K2到桥南,然后转115路到终点站下车就到了
公交线路:137路,全程约10.4公里
1、从白湖亭乘坐137路,经过14站, 到达下院站
2、步行约1.5公里,到达鼓山风景区
望采纳
最高的该坐11路车。
要转车去师大坐115,也不挤
三、从白湖亭到鼓山搭几路车
1. 步行至白湖亭,乘965路上行(白湖亭-农林大学(蜂疗医院)),至桥南下车,乘815路下行(师大-下院),至下院下车,步行至石鼓名山(福州)
2. 步行至白湖亭,乘42路上行(白湖亭-金山四期),至市体育中心下车,乘815路下行(师大-下院),至下院下车,步行至石鼓名山(福州)
3. 步行至后坂,乘胪雷专线上行(陈绍宽故居-桥南),至桥南下车,乘815路下行(师大-下院),至下院下车,步行至石鼓名山(福州)
4. 步行至后坂,乘下洋专线上行(下洋-桥南),至汇达广场下车,乘815路下行(师大-下院),至下院下车,步行至石鼓名山(福州)
5. 步行至后坂,乘大义专线上行(大义-亚峰),至汇达广场下车,乘815路下行(师大-下院),至下院下车,步行至石鼓名山(福州)
6. 步行至后坂,乘30路尚干上行(尚干-台江广场),至台江广场下车,乘29路下行(金牛山公园-下院),至下院下车,步行至石鼓名山(福州)
7. 步行至后坂,乘30路青口上行(青口-台江广场),至台江广场下车,乘29路下行(金牛山公园-下院),至下院下车,步行至石鼓名山(福州)
8. 步行至白湖亭,乘801路上行(白湖亭-左海公园西门),至汽车站下车,乘7路下行(福大学生广场-下院),至下院下车,步行至石鼓名山(福州)
9. 步行至后坂,乘803路上行(峡北-南门),至五一路下车,乘7路下行(福大学生广场-下院),至下院下车,步行至石鼓名山(福州)
10. 步行至后坂,乘3路上行(螺洲-苍霞新城),至新玉环路下车,步行至台江广场,乘29路下行(金牛山公园-下院),至下院下车,步行至石鼓名山(福州)
. 步行至后坂,乘30路青口上行(青口-台江广场),至台江广场下车,乘29路下行(金牛山公园-下院),至下院下车,步行至石鼓名山(福州)
四、2021福州龙舟市标比赛成绩?
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2021年福州市传统龙舟邀请赛14日在海峡国际会展中心浦下河龙舟池落幕,老牌劲旅高新区建平龙舟队在500米直道竞速决赛中顶住龙舟新锐带来的压力,率先抵达终点,夺得传统龙舟邀请赛“三连冠”。晋安石鼓名山、长乐营前龙舟队紧随其后。
200米直道竞速中实力强劲的建平龙舟队还是以37秒06率先抵达终点,长乐营前、晋安石鼓名山龙舟队分列二、三位。
五、厦门大学后面有座名山,这个名山叫什么?
石鼓名山?
五老峰?
还是“心即是佛”的那块石头?
太没线索了
六、石鼓有什么好玩的啊
福州石鼓名山坊
石鼓名山坊新建于1972年,各路游人汇集于此,即可进入山门,但有一事奇怪,无论是步行,乘车还是坐缆车,即使进了山门,沿途都看不到规模宏大的涌泉寺踪影。原来,这是涌泉寺独特的建筑构思。整个寺院依山度势,建在白云峰的颌处。堪舆行家称为“燕窝穴”。全寺藏而不露,素有“进山不见寺,进寺不见山”之称。 由于涌泉寺的特殊布局,遂有一段饶有趣味的民间传说:古时涌泉寺西禅寺同为闽刹巨擘,规模相似,影响相近,排列不相上下。然而在享用人间香火上有一盛一衰。民谚有“兴鼓山败西禅,兴西禅败鼓山”之说。当时正值鼓山香火旺盛,准备修筑上山石径。有人向寺里献策,建议石路中间铺以长石,两边缀以杂石,防止路滑,方便来往。方丈采纳了这个建议。不料石径修成后,涌泉寺又是失火,又是死和尚,诸多不利。一些人遂认定此建议乃西禅所为,路径呈蛇甲形状,“蛇窜燕窝”,必生祸端。于是在山门附近竖以“南无阿弥陀佛”石碑,镇住蛇之“七寸”,又在进山石径沿途盖数个亭子,把路斩成数段,使“蛇”不能作怪。所以,鼓山石径上的亭子都建在路的中间。如今,石径,亭子,石碑均在,上述传说是否属实,谁也无从稽考。但近年来,鼓山兴,西禅旺,看来那民谚应该改一改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